《全国林业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印发实施
为进一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和三中全会精神,引导林业知识产权事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提升林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激励林业自主创新,更好地支撑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国家林业局制定印发了《全国林业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
《规划》分为四大部分,包括形势与需求、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规划》确定的基本原则是: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统筹兼顾、整体提升;夯实基础、能力优先;政策激励、市场引导;服务发展、创新为民。
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林业知识产权实现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创造和运用效果明显增强,政策法规基本完善,管理和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对科技创新和现代林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充分显现。同时,《规划》也提出了阶段性目标,并对林业知识产权的主要方面提出了具体的量化指标。
根据林业知识产权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规划》提出了9项重点任务,包括:一是运用生物育种等前沿技术,建立激励机制,加强林业植物新品种创制与运用;二是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林业技术协同创新体系,促进林业专利创造与转化运用;三是实施林业品牌战略,争创中国驰名商标,提升产品质量和企业形象;四是加强林业软件著作权保护,提高林业信息化水平;五是推进林业生物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保护,构建合理的林业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六是开展林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通过示范带动,实现整体提高;七是强化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执法,有效保护品种权人合法权益;八是完善林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优质高效的知识产权信息和预警服务;九是加强林业知识产权履约对案研究,推进国际履约与合作交流。根据重点任务,规划了9项具体的行动计划。
《规划》明确了6项保障措施,即加强林业知识产权工作的组织领导、多渠道加大林业知识产权资金投入、强化林业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健全林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加快林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营造林业知识产权文化环境。(龙三群)
《规划》分为四大部分,包括形势与需求、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规划》确定的基本原则是: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统筹兼顾、整体提升;夯实基础、能力优先;政策激励、市场引导;服务发展、创新为民。
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林业知识产权实现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创造和运用效果明显增强,政策法规基本完善,管理和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对科技创新和现代林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充分显现。同时,《规划》也提出了阶段性目标,并对林业知识产权的主要方面提出了具体的量化指标。
根据林业知识产权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规划》提出了9项重点任务,包括:一是运用生物育种等前沿技术,建立激励机制,加强林业植物新品种创制与运用;二是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林业技术协同创新体系,促进林业专利创造与转化运用;三是实施林业品牌战略,争创中国驰名商标,提升产品质量和企业形象;四是加强林业软件著作权保护,提高林业信息化水平;五是推进林业生物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保护,构建合理的林业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六是开展林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通过示范带动,实现整体提高;七是强化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执法,有效保护品种权人合法权益;八是完善林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优质高效的知识产权信息和预警服务;九是加强林业知识产权履约对案研究,推进国际履约与合作交流。根据重点任务,规划了9项具体的行动计划。
《规划》明确了6项保障措施,即加强林业知识产权工作的组织领导、多渠道加大林业知识产权资金投入、强化林业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健全林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加快林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营造林业知识产权文化环境。(龙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