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植物新品种测试工作座谈暨培训会议在昆召开
5月27日~28日,由国家林业局主办的观赏植物新品种测试工作座谈暨培训会议在昆明绿洲大酒店召开。此次会议旨在促进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各测试站间的沟通和交流,各测试站新品种测试管理经验的学习,学习新品种测试中摄影技术和摄影规程,以及培训新品种测试中对照品种选择技术和规程;同时进行现场田间测试操作。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测试站主管业务领导、技术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国家林业局新品种保护办公室执法处处长周建仁回顾了目前个测试站测试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在测试和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他说,今年新品办上半年就接到了70余件新品种申请,召开此次会议也是为了强化和提高测试人员的业务能力,为测试任务的不断增加做好准备和打好基础。
国家林业局林业植物新品种分子鉴定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张川红教授在会上作了《植物品种DUS测试中图像的获取与分析》的讲座,为参会的各位代表和测试人员介绍了在植物品种测试中德国与日本图像获取与软件分析技术、DUS测试中图像的拍摄指南及目前国内引进的图像分析软件及设备。张教授尤其着重讲授了在植物新品种DUS测试中图像的拍摄指南。她认为,植物新品种DUS测试中图像的拍摄应根据不同植物拍摄不同的组织,并且设定不同的拍摄参数,尽量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在室外拍摄时,应该避开直接光并注意阴影和反射光,要以选择明亮的背阴处或微阴天的间歇等技巧来拍摄。对于受测试的植物品种的微距拍摄要求要能够充分展现每个品种的植株生长状态,能够清晰展现每个品种的性状状态,能够说明测试品种与近似品种差异性是否明显和能够说明测试品种性状是否满足一致性。在测试报告中应能够提供测试试验地全景、测试小区测试品种生长状况全景、测试品种整株状况、测试品种局部特征(花、枝、叶、花、果和种子等其他性状)、有或无特异性性状对比、满足或不满足一致性等图像,并按要求每张图像必须包括品种名称和背景尺等相关信息。同时张教授也对拍摄相机的选择、拍摄模式、曝光、白平衡光圈、标尺、拍摄角度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袁涛教授做了《牡丹DUS测试指南制定过程与体会》的讲座。通过她多次与国内外专家的合作、交往和争论中的实际体会,告诉参会人员在实际测试工作的细心和掌握原则是一项很重要的素质,希望参会人员在今后的测试指南的制定中不断提高我国测试工作的话语权。
中国林科院科信所、国家林业局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张慕博为参会人员做了《相似品种检索系统研建》的授课。他说,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简称DUS测试),是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审批机关委托指定的测试机构,运用相应的植物新品种审查测试技术与标准(测试指南),对申请保护的植物新品种进行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栽培试验或室内分析测试的过程。DUS测试实际上是一项复杂的技术检测,是将申请品种与相似品种一起栽培,并在试验中观察和测量其特征特性的基础上,描述申请品种,并通过数据分析处理得出评价结论的过程。它不仅要判定申请品种是否明显区别于相似品种,而且要判定与相似品种在哪些方面有明显区别,还要判定申请品种是否符合一致性和稳定性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查找申请品种的相似品种非常重要。通过对质量性状(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QL)、数量性状(Quantitative characteristics,QN)和假性质量性状(Pseudo- 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PQ),通过对数据库内已知品种的质量性状、数量性状和假性质量性状的分析,检索出与用户提交的申请品种性状特征最相似的品种。张老师的授课为DUS测试相似品种或对照品种的选择方面提供了另一个方法。
月季测试站工作人员向参会人员介绍了近年来的工作方法并交流了经验。
同时,为进一步加强管理和规范测试站和申请的权利和义务,与会的代表讨论了即将出台的《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测试管理办法》,对相关条款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研讨。周建仁处长表示,在充分听取广大参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将对《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测试管理办法》进行补充和完善,使之成为规范测试工作的里程碑。
笔者从会议上了解到,随着全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力度的加大,特别是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快速增长。截止2012年3月,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已受理国内外植物新品种权申请889件,其中76.6%为观赏植物。加大各测试站的管理、确保测试机构有序开展观赏植物的测试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标题
内容